今天杨美玉的衣服摊子旁一直围满了人,大姑娘小媳妇,还有帮自家孙儿买运动服的大婶,总之热闹非凡,生意火爆。

    这年头,只要不怕苦,做生意没有赚不到钱的,杨美玉好不容易歇口气,坐在三轮车上感叹,不像她穿来的那个世界,做生意的人多如牛毛,而且动辄几十万的本钱,一不小心就血本无归。

    今天一场下来,李秀菊从广市发过来的货,杨美玉已经卖的不剩多少,不过她声音都嘶哑了,说话说得太多。

    吴大嫂把钱清得整整齐齐的扎好,杨美玉一算,不仅收回来本钱,还赚了三百多块,加上家里卖运动服的钱,差不多赚了五百块。还有剩下的衣服,就算便宜卖,再卖个百来块钱,也是赚的啊。

    杨美玉给了吴大嫂两口子二十块钱,今天多亏了吴大嫂的男人在旁边看得紧,想趁乱偷衣服的扒手一直没有得逞。

    “哎呀,美玉,钱给多了!”吴大嫂人穷志不穷,不肯收多给的钱。

    “今天耽误周大哥半天的工,这是你们应得的钱,再推辞我就生气了!”杨美玉把钱硬塞到吴大嫂手里。

    “那我就不客气啦,美玉。”吴大嫂把钱收起来,有点不好意思的说,“美玉,我想明天和你大哥一起去赶万山寨的场卖衣服,工资怎么算都行,反正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。”

    吴大嫂终于动心了,杨美玉一个人就敢骑着三轮车来赶场卖衣服,自己和男人一起去还怕什么?

    再说她帮了几次忙,卖衣服也有点小心得,准备自己也尝试一下,自己没那么多本钱,以后先帮美玉卖衣服也好啊。

    “好,嫂子,反正按我今天的价卖就行。”

    杨美玉叮嘱道,把剩下的衣服数了数,就连塑料布一起都让吴大嫂两口子拿回去了。

    无衣一身轻的杨美玉骑着三轮车到信用社把钱存起来,又买了一只老母鸡准备回家炖汤喝。

    想起老母鸡汤炖包谷粉条,杨美玉不自觉的咽咽口水。可是当她看到几个妇女满满一背篓的枞菌时,忍不住眼睛一亮。

    怎么忘记九月的天晴一阵雨一阵,坡上是最喜欢长枞菌呢?而且这时候长的枞菌颜色是深紫偏黑,本地人喊做“乌枞菌”,鲜美无比,是本地出名的山珍。

    这枞菌好像就在这几个省相连的山区有,长枞菌的地方还要有枞树。李秀菊在广市部队旁边的山上就没有发现枞菌,那山上还满山都是枞树。

    这里的场一般到下午一二点点钟就散了,这几个妇女估计是上山捡菌子来晚了。见场散了,索性就在场边的街上卖了起来,反正新鲜货不愁卖。

    杨美玉看着可爱的枞菌两眼放光,好乖的菌子啊,有长大的菌子撑着半个巴掌大的伞盖,肉头厚厚的;还有的菌子像个螺丝帽一样。

    每个菌子腿上都还还沾着湿润的泥土,散发这枞树菌特有的香味,那是一种由枞树油脂,枞树毛和肥沃的泥土,夹杂在一起,经过大自然这个神奇的调香手,调剂出来的特有清香。

    杨美玉轻轻拿起一朵小菌子,抚开上面的松针,闻了一下,乌枞菌的香气更浓郁,轻轻放好,这菌子得轻拿轻放,也不能乱翻,要不菌伞就损伤了。

    “大姐,你这菌子怎么卖?”杨美玉想起堂哥一家好久没吃到枞菌了,决定多买点炸菌油带到广市去,顺便给孙剑辉也带点,让他尝个鲜。

    “你全部大小都一起拿吗?”大姐看到下午了,也想急着回家,还以为杨美玉是二道贩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