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梦云阅读>网游竞技>帝国行 > 第1053章 西线和谈(1)
    而与此同时,西线的卫军被咸军彻底关死在瑞郡以北动弹不得,瑞郡吃了败仗后,卫军见识到咸军火器利害,已不再敢继续南下交战,而同时西线卫军不得不开始面对另一个致命问题,这就是粮草。

    西线卫军占着的是长孙国土,而补给来自于卫国占领下的孙国旧地,由于战争并未结束,卫国并未在战争期间很好的长孙占领地的经济生产,同时以战养战的经济掠夺政策,在过去三年间基本榨干了所占长孙七郡的经济潜力。

    如今咸国切断了卫军南退的所有通道,卫王在与梁国达成妥协后就只能从梁国境内转运粮草供应北方卫军。

    基于这一点,百里燕在一月中旬击溃西线卫军主力一部后,着手开始劝降西线卫军。

    起初的计划是第三集团军北上扼控卫军所占长孙国土要津,截断其粮草供应与相互往来通道,孤立各地卫军,坐等他们来攻,而后各个击破。由于梁国的干涉,继续执行原有战略,卫军有退入梁国运动至咸军背后,切断第三与第二集团军结合部威胁。

    百里燕遂决定以军事压迫与收买劝降为辅政策,瓦解西线卫军。

    得益于卫国所占孙国旧地多数落入咸军手中,同时更应该感谢当年卫王实行的贵族东迁计划,西线卫军以卫王三个弟弟的军事集团为主,卫军和权贵私兵为辅的兵力结构,

    而卫王三个弟弟中两个弟弟的家小,至少是他们的孙子老婆次子还有妻妾等附带的亲戚产业,现如今都在咸军手中押为人质。

    咸军每到一处不杀不抢,开仓放粮安抚民众,除了部分坚持抵抗外,多数以和平开城,当地的经济和人口基本未遭破坏和杀掠,如今卫军贵族和将领家小多数都在咸军控制下,西线卫军的命脉便攥在了咸军手中。

    二月初六,卫军钟廷遣密使抵薛胜营中要求南下密谈,百里燕一直等待的时机终于到了,遂找宗伯泰交换意见

    “宗伯先生,你看钟廷此来意欲何为呀?”

    “若不出所料,其一为妻小家室,其二为图自立。”

    “哦,自立!”百里燕略作停顿思考,接着又说“自立需天子册封,我国尚且是晋国下邦,册立诸侯恐怕不妥。

    自有梁国以来,诸侯只减不添,钟廷若要自立,卫王不容他,梁国也未必能容他。而今其来与我军商洽,这恐怕不太好办呐。”

    尽管咸国现在名义上已经是霸主,但政治上咸国还戴着晋国下邦的帽子,而晋咸两国同为梁国的诸侯。也就是说,咸国政治地位实际比梁国低了两个等级,今天的局面是经济和军事强撑的结果,政治上仍是没有翻身的侏儒,因此由咸国出面直接册封诸侯名不正言不顺。

    当然,自古以来军事霸权是永远的主旋律,世界霸主无不是经济和军事双料霸主,单单依靠军事上的成就,没有经济的支撑军事霸主早晚原形毕露退位让贤。

    咸国科技发展带来的技术红利催生了先进武器和军事体制,经济上的成功也匹配了既有的国家实力和社会发展,但经济成功的背后是整个中原的原料供应受制于人。

    咸国需要大量进口棉花大豆石油矿产等生产必需的原料,二十年前尚能自足的桐油由于工业化加速,和国内农业政策调整步伐跟不上,现在也需从长孙和晋国进口。棉花不光用于织布,更是生产单基火药硝化棉的重要原料。

    因此咸国的经济表象是繁荣的,内部深层的经济运作,受到各国诸侯严重的制约。从某种意义上而言,打卫国,是为了获取长孙国和中原地区的经济产区和劳动力。

    但由于咸国政治上极为被动,经济原料严重依赖进口,所以军事上又必须强硬,以保卫经济成果,这种强硬又必须有所限度。既不能跌破各国诸侯的红线,也不能被强硬反噬伤及自身。

    咸国攻卫,诸侯摄于咸事实力而不敢冒犯,但如果咸国一夜吞下卫国十五郡县,这些个诸侯也会用脑壳硬碰咸国的枪子,因为谁也不希望自己成为下一个卫国。

    如今钟廷要自立,其地盘只能在咸军占领下的土地,这件事在军事和政治根本上绕不过咸国,而政治层面同时也绕不过梁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