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梦云阅读>穿越历史>我就是大牌 > 第四章 吕克·贝松(2/8)
    《南方周末》一周一期,张俊生果然登上了封面,标题是‘国产电影新的领航者’!

    这个标题不可谓不重!

    新的领航者!

    旧的是谁?

    你丫想开天辟地,问过他们的意见没?

    不过,在一批影迷眼里,张俊生确实代表了中国电影的希望!

    而且这批影迷的购买力很强大!

    于是,《南方周末》刊印的五十万册,才上线立刻销售一空,不得已,加印了五十万册,仅仅两天,又销售一空…

    直接刷新了《南方周末》的销量…

    当初《四大花旦》那期的销量也才60万册…

    张俊生的带货能力强大到让人敬畏!

    可惜,张俊生很少接专访,即便有,也给《三联》…

    网上有很多讨论的声音,有的在讨论中影垄断,有的在讨论文艺片商业片。

    “中影垄断是不可争议达到事实,比计划生育政策还要坚定!”

    “中影集团通过参股的方式,组建了7条电影院线,签约加盟影院达400多家,票房占全国市场份额一半左右…”

    “人家还有电影频道呢!”

    “东阳传媒的大作,《1942》、《手机2》都借给中影发行,由此可见中影集团在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到了无人能与之抗衡,无人不与之联盟的地步了,这种在电影界的垄断就好像能源行业的中石油,电信行业的中国移动一样,对产业未必是福!

    张俊生敢跟中影对着干,我佩服他的勇气,虽然我不喜欢这个人,但不得不说张俊生是中国电影界不可或缺的人物!”

    “市场就得公平竞争,你有能力就赚更多钱,怎么靠政策扶持?”

    “电影是一门艺术,单纯用票房来衡量质量优劣会被同仁骂太铜臭气,但在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条件下,重视票房、重视普通观众的感受,实在比空谈艺术更有价值,因为这么多年来,数不清的电影专家都快把中国电影给‘谈’死了,艺术已经成了不想对观众负责的导演开脱自己无能的最好借口。”

    “新世纪马上就要第十年了,年轻一代导演中善于‘说艺术’的有增无减,在一个没有市场参照的恶性循环里,这些青年导演大都越来越不会拍电影了,只会靠些‘触及灵魂’的小打小闹去博彩!”

    “事实上,中国类型片的叙事水平还停留在上世纪60年代的水平,单一的思维从头贯穿到底,根本提不起观众的兴趣。《疯狂的石头》证明,中国的导演很多还都在拿商业片随便玩的状态,而年轻一代终于肯老老实实地讲故事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