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梦云阅读>穿越历史>活死人传奇 > 第106章 借宿
    “没有”,李老头直摇脑袋:“没这个人”,我说村长你再好好想想,然后用手给他比划这两个字咋写,怕他理解错了。

    李老头说:“真没这个人,我在村里住了快六十年了,还能不知道?别说现在,就是往上再数两辈儿,也没有姓肖的人”。

    我心想这他娘的就奇了怪了,信上面的地址是这个村子,但村里又没有和我重名的人,难不成真有人搞恶作剧?

    李老头问我们找这个人干嘛,我说这人是我的一个远房亲戚,可能我记错地址了,李老头又打量我们一番说道:“年轻人,山里面凶险,进山可得当心,这样吧,今晚我先给你们找个地方住下,明天再进山吧”。

    我们对视一眼,十分诧异,这老头怎么知道我们要进山,见我们没有作答,李老头又说:“这么多年来,我什么人没见过,你们几个大包小包的,不是打算进山还能去哪,我先带你们去老孙家,他家里正好有几间空屋子,走,咱们边走边说”。

    我们默默地跟着李老头往前走,没有多做解释,这老头在村里土生土长几十年,来来往往见过的人不少,瞅人挺准的,估计他认为我们也是进山干那摸宝的行当。

    李老头告诉我们说,小陇山属于六盘山南端余脉,是关中平原的重要屏障,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,人文痕迹明显,这些年来进山的人不在少数,山里面形势复杂,危险重重,以前有村民进山里去打猎采药,还看见过野人,那家伙毛茸茸的,跑的贼快。听村里老人说,就在刚建国不久的时候,有一年村子里还来了三个洋鬼子,也不知道是干啥的,就直奔山里去了,后面再也没人见到他们出来,可能死在山里了。

    李老头说的煞有其事,我也分不清他说的是真是假,不过我知道李老头是一片好意,他这是在提醒我们要当心些,我也一边听一边配合的点头,心想要是山里真有野人,咱们就把他给抓回来,那可就名利双收了。

    不一会儿我们就走到一栋二层小楼前,对面几十米远的地方是间平房,李老头说这就是老孙家了,老孙算是村里的有钱人了,早些年的时候去外面做生意赚了不少钱,回家盖起了楼房,先前住的平房也没拆,平时就拿来待客用。

    李老头走到楼底下喊了两嗓子,出来一对中年夫妇,那男的就是老孙了,见村长来了,连忙笑呵呵的递上一支烟,李老头点上烟说到:“老孙呐,这几位是熟人介绍过来的朋友,有事要进山一趟,今天就在你这里歇一晚,你可得招待好了”。

    我看得出来老孙有那么一点不情愿,但碍于村长的面子,只得点头答应,老孙他老婆倒是挺热情,连忙招呼我们进屋,李老头见安排好了,又交待了两句便准备离开。

    我想了想觉得还有件事得找村长帮忙,于是跑过去拉住李老头说:“村长,你看这山里我们也不熟,要不你帮我们找个带路的向导吧,放心,不白干,我们出钱”,说着我就掏出钱包准备拿钱。

    李老头制止我道:“钱不钱的以后再说,找个向导不是难事儿,我隔壁就有一个,叫李春福,年轻时天天进山里去采药,没有人比他更熟悉山里的情况了,我回去给他说一声,让他明天早上过来找你,但后生你可得听好了,我不管你给他多少钱,这个你们自己谈,有一点必须保证,你得把人给我完好无损的带回来”。

    “村长放心,这个我敢拍胸脯保证”,说完我把李老头送走了,心想这村子挺有意思,也不是见钱眼开的主,如今像这样的村干部可不多了。

    老孙两口子把我们领进屋里,又是倒茶又是切水果,我受宠若惊,说:“大哥大嫂,这次真是打扰了,我们只住一晚,明天就走”,老孙笑道:“不碍事,都是村长介绍过来的熟人,不用见外”,话虽如此,我察觉到老孙一听我们只住一晚上的时候,似乎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而且我打量了一下屋子,觉得不简单,这二层小楼虽不算豪宅,但也修的气派,屋子里的装修大气,格调高档,用的都是好料,寻常人家是折腾不起的,看来这老孙当年在外面确实赚了不少钱。

    我们又闲聊了一会儿,言谈举止之间,我发现老孙这个人着实很平常,和一般的普通西北汉子没啥区别,给人的感觉不像是去过远地方做过生意的人,身上没有那种气质,我有点奇怪这老孙到底是做的啥生意。

    这时从楼上下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,一问是老孙家的小儿子,大的是个姑娘,在省城上大学,这男娃挺腼腆的,见着生人也不怎么说话,一个人拿起桌上的水果吃起来,时不时的瞟我们两眼,柱子逗他:“小朋友,过来,给叔叔唱首歌听听”。

    孩子扭扭捏捏的,小声说不会,柱子继续逗他玩儿,这孩子始终不依,嘟嘟囔囔的说:“我不会”,柱子又鼓励道:“怕什么,都是小伙子了,声音大一点,勇敢一点,来,想说什么就要大声的说出口”。

    小男孩像是有了勇气,转过身来对柱子大声说到:“老子不会”,我一口茶差点喷出来,柱子的鼓励果然有效果,这三秦之地,还真是民风彪悍。

    柱子讨了个没趣,自顾自的喝水,老孙两口子也呵斥着孩子要讲礼貌,又坐了一会儿后,老孙把我们领到对面的平房,有四个房间,都收拾得挺干净的,看来平时老孙家没少待客,俗话说富在深山有远亲,看来确实不假。

    我和柱子在一起混惯了,我俩睡一个房间,若兰和老齐各自住一间,快到晚上的时候,老孙媳妇儿做好了晚饭给我们端过来,我一看就来了胃口,有马蹄酥,炒面,粉条,糖酥馍,都是些本地家常菜,也是当地特色美食,我们一番道谢后,便开始品尝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