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梦云阅读>都市青春>绛色大宋 > 第四五一节 皓桁兄的第二春
    蜀地第一才女可不是白叫的,诗词什么扔到一旁,在见识上也有超凡的一面。

    钱皓桁将一份方案写完递给了吴家姑娘,也就是未来钱歆瑶的后妈。

    “帮我看看。绛儿有句话说很对,税收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国库的收入,同时也要起到调节社会矛盾,平衡贫富差距的职能上。临洮这一带简单的用摊丁入亩不合适,所以我修改了方案,首先要保证最低层的人有温饱,也要保证各族长老阶层的生活品质。”

    钱皓桁不愧为钱府嫡长孙。

    他对学问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意,而是加上了实际的运用,以及自已的判断。

    吴家姑娘接过细细读了起来。

    读到一半,吴家姑娘问了一个关键问题“临洮与宛城有不同,这里许多人都没有使用钱的习惯,那么在不用钱的情况下,如何衡量一个人的财富值,用羊吗?或是马。”

    钱皓桁用力的拍了拍自已的脑袋“对,对,说的对。”

    吴家姑娘又翻出一本书,这还是钱皓桁自已写的,内容来自韩绛。

    吴家姑娘指着书说道“发展工商业可以提高财富值,制约工商业的核心词就是流通。货物的流通靠的路,货物的转移靠的是一个标准的价值,也就是钱币。而后是交易手段,这也与钱有关,是以物易物,还是用钱币购买。”

    “再有,便是衙门的态度。再加一个根源,农才是天下的根本。没有农,民也没有钱,所以什么政策先放一放,不如先兴农。”

    “恩,恩。”钱皓桁猛点头“只是,我钱家的农师对西北这苦寒之地的农业并没有太多的研究。容我想想,应该怎么入手。”

    作为文官最大的,也是最有才华的官,钱皓桁感觉自已压力山大。

    偷袭的临洮之后,临洮之地原先的规矩全部被推倒,现在重建一个可以在未来至少十年都不能大变的规则,钱皓桁清楚的知道,绝对不能用一套理论强套在临洮,一定要因地制宜。

    吴家姑娘替钱皓桁倒了一杯水“桁郎,是否考虑混居。”

    “混居。让我想想。”

    吴家姑娘的提出的混居,就是让汉民与番民联合建村,这样可以互补。

    但问题也有。

    临洮的汉民数量比例太少。

    兴州这边迁移过去的话,不利于保密。

    这时,有脚步声传来。

    原本距离只有不足一尺的钱皓桁与吴家姑娘飞速后退,钱皓桁顺着墙角将一根绳子轻轻一扯,一道纱帘便从房梁掉落下来将这个花厅一分为二。